查看原文
其他

2017中国音乐产业十大现象

2018-01-26 李禾子 宋子轩 音乐财经

 

文 | 李禾子、宋子轩

校对 | 李雪娇

编辑 | 安西西

 

2017年已经尘埃落定,音乐行业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今天音乐财经总结了2017年音乐产业中的十大现象,带着大家回顾一下,当然了,以下这些在今年依然会是巨大热点。

 

 

版权大战二度开启

 

版权在2017年再度成为音乐圈的关键词之一。尽管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出台《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之后,两年时间里各大线上音乐平台间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音乐版权市场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矛盾在去年形成了一次集中爆发。

 

2017年5月16日,环球音乐集团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共同宣布,双方签订中国大陆地区数字版权分销战略性合作协议,由此腾讯音乐娱乐成为了环球音乐在中国大陆地区分销业务的独家合作伙伴,进一步收割了存量市场的版权。

 

作为三大唱片公司中规模和体量最大的一个,环球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音乐平台力图拉拢的合作对象,但也一直因其难谈的版权而著称。此次环球的版权被腾讯拿下,也成为2017年版权大战开启的信号。

 

时间进入8月,网易云音乐一则题为“关于网易云音乐下架部分歌曲的回应”的声明再次引发了业内关于版权问题的论战。该篇声明中的一句“我们正在竭尽全力,与腾讯音乐进行版权转授的洽谈……很愧疚,我们还没有促成版权转授的达成”,也疑似是在抱怨生存空间被腾讯挤压。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9月,手握大批版权的腾讯音乐娱乐宣布与阿里音乐集团达成了版权转授权合作。

 

面对竞争激烈的音乐版权市场,相关部门也加速了监管。9月12月,国家版权局约谈了腾讯音乐、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百度音乐四家互联网音乐服务商主要负责人;9月13日,又约谈了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索尼音乐、英皇娱乐、中国唱片总公司、正大国际音乐等二十余家境内外音乐公司以及国际唱片业协会等相关协会主要负责人,在独家版权的问题上了表了态:

 

“音乐版权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不得哄抬价格、恶性竞价,网络音乐服务商应避免采购独家版权,唱片公司应避免授予网络音乐服务商独家版权。”

 


“大起大落”的中国嘻哈

 

毫无疑问“中国嘻哈”一定是去年音乐产业里,拥有最多故事的四个字。从《中国有嘻哈》这档综艺的“海选风波”,到“Freestyle”成为网络热词;从这档投资2亿的网络综艺以“双冠军”的结果结束,到参赛选手成为商业广告主的宠儿;从MDSK嘻哈音乐节落地,再到众多演出商掀起“嘻哈演出”的浪潮。“嘻哈”一度成为了中国商业市场的“摇钱树”。

 

根据音乐财经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涵盖各类型的嘻哈演出共计804场,除了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杭州已经成为嘻哈演出的重镇外,包括成都、西安、重庆、昆明、武汉和长沙在内的二三线城市也十分活跃。仅仅在12月单月,全国的嘻哈演出就超过了200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1625位Rapper登上舞台,较去年8月份上升了7%。

 

然而,从这批曾经地下Rapper的身价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到各地纷纷冒出新的嘻哈音乐厂牌;从PG ONE的微博粉丝超过400万,成为娱乐圈的“主流明星”,到红花会和摩登天空的解约风波;从GAI正式签约Door & Key主流厂牌公司,开始频繁登上大众综艺,到各大节目制作方纷纷开始布局下一个年轻文化街舞后。随着从PG ONE和李小璐的事件被曝光,遭到各路“封杀”,再到GAI退赛《歌手》,引起业内的“嘻哈文化恐慌”,“中国嘻哈”四个字俨然已经从“爆火文化”成为了行业内的“敏感词汇”。

 

可以预见的是,在经历了2017年的短暂狂欢后,在国家愈加严格的管控中,嘻哈文化势必要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后找到新的形象和定位。一种文化的发展势必要经历种种过程,不可否认的是,2017年“中国嘻哈”已经在主流市场中生根发芽,2018年它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落脚点。

 

 

海外IP的“入华潮”

 

1月13日,欧美音乐巨星Jessie J登上了主流音乐综艺《歌手》2018的舞台,引起了大量关注。这位被称为“结石姐”的偶像明星,还曾在2016echo回声嘉年华音乐节中压轴演出,2017年又参加了天猫双十一的晚会,在中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人气。此外从网上曝光的《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准予许可决定》的文件中,也可发现美国人气音乐人“火星哥”Brunomars即将来华演出的消息。

 

近两年,随着中国音乐版权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千禧一代带动下中国整体音乐消费能力的增强。中国这个“流量大国”在不断吸引众多唱片公司和厂牌关注的同时,自然也成为了不少欧美音乐人希望进一步开发的目标市场。

 

刚刚在去年11月和12月份发行自己新专辑的Taylor Swift和Eminem,其专辑《Reputation》和《Revival》1月中旬在QQ音乐上的已经分别售出了43万张和7.5万张。在网易云音乐的上也收获了583万首和278万首的销量。除了演出市场,中国的数字音乐对于众多欧美巨星来说显然也已经是一块重镇。

 

除了国际音乐人来华以外,海外音乐节进驻中国也成为了去年最大的焦点事件之一,尤其是电子音乐节更是成为了中国主办方们争相抢夺的目标。目前,包括Electric Zoo、Life in Color、Ultra Music Festival已经先后落地中国,日前MIA电音节和EDC也确认了即将来华的消息,除此之外,日本知名的音乐节品牌Summer Sonic也已经在去年落地中国上海。

 

然而,众多海外IP进驻的同时,也带来像海外艺人价格疯狂上涨等诸多问题,但是即便是在高政策风险中,以及本土运营能力无法支撑如此增长速度的大背景下,此种现象的”正常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视觉、场景消费升级下的跨界新触角

 

“跨界”,这个几乎每年都会成为关键词的命题,在2017年也有着更多全新的诠释和拓展。

 

各大数字音乐平台的跨界营销就是其中之一,去年3月份网易云音乐联合杭港地铁,推出了“乐评专列:看见音乐的力量”的地铁营销,引起了大量关注,随后又在6月与扬子江航空合作了“音乐专机”营销活动,此后还与农夫山泉联合推出了名为“乐瓶”的瓶装矿泉水;腾讯音乐娱乐也做了诸多尝试,无论是在上海打造的“乐光”潮流地标,还是全民K歌自助店项目;无论是与优衣库推出的“·乐人生”电台,还是与宝马、必胜客的跨界营销,都体现了音乐在场景消费下的积极作用。此外,去年中秋节,虾米音乐也推出了自己的音乐月饼礼盒,随后还和麦当劳北京合作了音乐主题旗舰店。

 

除了数字音乐平台的跨界,2017年无论是独立厂牌、现场音乐场地方还是音乐营销及内容服务商也都做了不少积极的跨界整合。作为独立音乐厂牌的重要代表,摩登天空在去年9月份成立了创意视觉厂牌MVM,10月份又推出了摩登天空运动厂牌Modern Sky Sports,在此之前摩登还以975摩登音乐台为原点,在全国开始发展摩登音乐台二台、三台,2017年显然是摩登天空“音乐+”不断打破边界的一年。

 

此外,在去年11月刚刚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的心喜音乐,也发布了以“音乐+”为发展方向的泛音乐战略。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心喜文化将围绕影视+音乐进行跨界布局,例如,未来将联合1905电影网推出电影音乐节品牌,这也是国内首个电影相关的音乐节品牌。

 

与心喜相似,MAO Livehouse同样在11月完成了数千万元的融资,重要的是,一直作为场地运营方的MAO除了宣布继续在全国连锁化扩张外,还将成立自己的厂牌和演出活动品牌:MAO Live以及专注电音领域的M.E,在全国拓展场地的同时,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容对于MAO来说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其去年宣布转型的重要原因。

 

综上来看,在视觉体验以及场景消费愈发重要的大环境下,身处在行业的各类公司,都在积极寻求以内容为基础,更多“音乐+”的跨界整合,音乐产业和整个泛娱乐体系中的众多领域也已经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这样的尝试和触角只会更多。

 

 

正在蓄势的“文化旅游”

 

去年5月,山东即墨拿下了欧洲音乐小镇的合作项目,积极打造国际民谣节、国际合唱节、国蓝谷音乐季等高端音乐文化品牌,开展流行音乐季、唱响即墨、柳腔艺术展演等活动。10月份,天津静海获得了“中国乐器产业基地”的称号,目前蔡公庄乐器小镇建设项目已经成为了静安区“十三五”的重点推动项目。此外,包括成都和昆明等省市,也在积极投入文化音乐小镇等文化艺术类项目。

 

在中央大力推动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不少地区的项目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起色。今年7月份,在只有4.7万常驻人口的四川省红原县,雅克藏羌彝原创音乐季三天共有12.8万人参加了音乐节现场演出,票房总收入达到了517万,红原县凭借雅克音乐季,旅游总收入达9800万,三天人均消费达到了765元。

 

除了红原,贵州的赤水同样取得了瞩目的成绩,2017年以来,赤水加大了投资力度,这包括策划举办了世界城市旅游小姐大赛总决赛、中法国际民俗文化狂欢节、“四渡赤水”国际越野挑战赛、“穿越中国侏罗纪”山地自行车赛、“2016.中国赤水.国际山地音乐节”等系列活动。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赤水累计投入的旅游扶贫资金为3100万元,建成了示范乡村旅游点15个,农业观光园12个,6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到7万人,带动贫困户1万人,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6%下降至1.89%。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去年赤水旅游产业增加值实现26.2亿元,已经占到GDP的比重为31%。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化旅游对于提振实体经济的价值正在逐渐显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建设特色小镇、发展文化旅游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音乐短视频火力全开

 

移动时代赋予了短视频新的生命力,在经历多个发展阶段的探索和成长后,短视频行业逐渐在2017年迎来了行业成熟期。短视频本身具有的社交属性、创作低门槛和碎片化的特征,也使它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契合了时代脉搏。

 

在音乐行业,2017也是音乐短视频火力全开的一年。它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专门的音乐短视频平台,另一个则是在线音乐平台。

 

抖音和Musical.ly是音乐短视频平台领域的主要玩家。2017年6月5日,早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的Musical.ly宣布更名“muse”正式进驻中国,同时也正式成为模仿它的、今日头条旗下抖音的竞争对手;后来的故事是,今日头条在11月11日正式宣布全资收购Musical.ly,Musical.ly也和抖音成为了“一家人”。除了这两家,其他入局的音乐短视频平台还包括2017年4月上线的晃咖(小咖秀旗下),以及6月上线的奶糖。不过,晃咖随后在10月就又被重新并入小咖秀,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场。

 

看中其互动功能的各大在线音乐平台也在2017纷纷推出了短视频功能:2017年3月8日,网易云音乐宣布上线短视频功能,并将短视频作为与音乐、电台同一个并列的频道展示;2017年9月26日,酷狗音乐在安卓的8.9.0版本中上线了短视频功能,iOS8.9.0版本则早上线一个月;2017年11月1日,虾米音乐在其6.6.2版本中新增了短视频频道,发布视频支持添加背景音乐;QQ音乐的短视频上线于其发布“音乐号”功能之后,酷我音乐的短视频功能则到17年年底才上线。

 

可以肯定的是,处于快速增长期的短视频如今已经逐渐找到了与音乐的连接点。它也已经成为在线音乐平台的“常驻”功能,而那些音乐短视频平台们,下一步要思考的或许就该是怎么赚钱了。

 

 

音频内容付费风起

 

蛰伏了几年的音频平台终于在2017找到了一种较为直接的变现方式。借助知识付费的东风,音频内容付费一时间成为了国内一大商业热点。

 

国内的几大音频平台,蜻蜓FM、喜马拉雅、荔枝等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音频内容付费项目。譬如在最初,蜻蜓FM找高晓松合作了《矮大紧指北》,喜马拉雅和奇葩说团队一起做了《好好说话》,荔枝也推出了将课程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课荔枝微课。而在今年9月,网易云音乐也成为音乐平台中率先进军知识付费的“领头羊”,推出了首款自制的知识付费产品《采铜好书精读》。

 

常被媒体拿来当做唱好音频内容付费前景的一个例子是喜马拉雅举办的“123知识狂欢节”,在去年12月1日到3日举行的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中,平台的内容消费总额达1.96亿元,实现了对首届知识狂欢节消费总额近4倍的超越。其中排在第一名的《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销售额甚至超过千万。

 

同样,音频付费内容的形式也十分多样,除了上述提到的电台节目和课程,其他类型还包括了讲座、朗读、有声书、广播剧及网红主播的个人频道等等。

 

“坐在自己床前,一个人也没有,就自己对着话题,窗外可能是夜色或者人来人往……坐在那里安安静静一个人说话,很多心里话就能说出来了。”或许正如新晋互联网音频节目主播高晓松说的那样,音频之于人类有着某种特殊的陪伴感,因而当知识付费的风口降临时,音频这种媒介就似乎成了最能直接变现的内容。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发迹于2016年的知识付费在2017年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同时也进一步变得冷静。而音频内容付费,依然面临着如何打造更多的精品内容、如何培养更多忠实的付费用户等等问题。

 

 

迷雾中的偶像团体

 

在2017,期待中的“美少年之战”并没有到来,不少女团也在这一年纷纷垮掉。对于偶像团体应该如何培养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摸清门道。

 

2017年12月24日,广州1931女子偶像组合在微博发布重大公告,“欢聚传媒旗下1931女子偶像组合将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终止运营。”这成为了这一年最受外界关注的一次偶像团体解散事件:2014年,YY娱乐对外宣称计划先期投资5亿元用于打造这支十八人女子偶像团体,这支女团也一度被认为是继SNH48之后的国内第二大女团。然而,5亿资金到最后还是没有撑起这支偶像团体,这也留给了行业一个巨大的问号。

 

1931的困局并非个例,欢聚时代旗下投资的另一支女团IDOL SCHOOL在随后也被爆出存在公司高层管理混乱、承诺建造的剧场成空谈、拖欠旗下成员数月工资等等的问题。而在韩国,也有很多女子偶像团体宣告解散,其中就包括了韩国三大娱乐公司之一JYP旗下的miss A和Wonder Girls(其单曲《Nobody》早年曾在中国风靡一时)。

 

大部分情况下,组合解散、成员成立个人工作室、与老东家分道扬镳基本成了偶像团体最终的归宿。17年9月初,曾经的SNH48总决选冠军赵嘉敏将其经纪公司丝芭传媒告上了法庭,疑似因发展规划不一致意图寻求正式解约;9月17日,TFBOYS组合宣布三位成员分别成立个人工作室,但组合不解散,三人完整经纪约仍在北京时代峰峻——这也是时代峰峻在巨大的粉丝压力面前不得不做出的决定;12月16日,前SNH48成员鞠婧祎宣布毕业脱离组合并成立个人工作室,开始独立发展……

 

一方面是“留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培养方式的问题,偶像团体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酝酿中的区块链

 

也许你已经发现,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微信群,最近关于“什么是区块链”的科普文章变得越来越多,这多半是因为徐小平的一席话引发的蝴蝶效应。1月9日凌晨5点,徐小平在真格基金投资群中发布了一段关于区块链的看法,其中的一句让很多人记住了: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

 

实际上,“区块链”这个让人“不明觉厉”的词在2017已经被叫了一整年,其影响力也随着它的普及度在这一年逐渐变大。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之广可能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在艺术行业,艺术家们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声明所有权;在法律行业,区块链几乎能够完全重新定义公证方式;在房地产行业,它能够让整个产业链流程变得更加现代化,包括命名过程、土地登记、代理中介等;而在物联网、保险等等行业,区块链也有着让人看好的应用前景……

 

和许多其他行业一样,区块链在音乐行业仍处于酝酿阶段,尚未进入到商用领域。尽管如此,有许多研究音乐与区块链相结合的项目团队已经跃跃欲试。全球最好的媒体高科技实验室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Media Lab媒体实验室就和伯克利音乐学院联合做了一个音乐区块链应用的大项目,能够做到“去中心化”分发内容,并在2017年10月开始了试运行,预计将会在今年投入使用,观看过演示的高晓松对此项目的评价是:“非常非常厉害。”

 

在音乐行业,区块链最为革命性的颠覆就是可以实现一首歌曲的点对点收听,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心音乐平台造成巨大的伤害。对于音乐人、词曲作者、唱片公司等等的版权持有者来说,因为版权交易透明度的提升,这也无疑增加了他们创收的可能。

 

音乐产业的“区块链革命”,你是否期待?

 

 

音乐教育冰火两重天

 

“赢得了年轻人,就等于赢得了未来。”此前在接受音乐财经的采访时,一名音乐行业从业者曾如此表示,这或许正是为什么音乐教育在如今越来越成为许多公司关注对象的原因。

 

不过在2017年,我们却见证了音乐教育行业的“冰火两重天”。首先是在年初,号称能让学员用一小时迅速学会钢琴的音乐培训机构“疯狂钢琴”倒闭了,据北京晚报文章《疯狂钢琴突然关张,数百人为学费抓狂》报道,经营六年多的疯狂钢琴在2月7日停止经营,并在一天后将北京的五家门店同时关闭,甚至还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社保和学员学费的恶劣行为。到了9月,另一家钢琴培训机构星空琴行也宣布暂停全国所有近60家门店的营业,事发突然,并且同样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行为。

 

但在另一方面,依然有诸多从业者想从音乐教育领域分得一杯羹。本月初,麦爱文化成立并创办了一起音乐(厦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并与H.E.M国际音乐教育中心合作把国际先进音乐教育引入中国;而就在今天,JZ Music也正式推出了自家的全日制音乐培训课程,学费价格不菲。此外,也有资本相中了音乐教育,就在今年年初,Find智慧钢琴宣布完成上亿元A轮融资;随后,在线音乐教育平台VIP陪练也对外宣布完成了由腾讯和兰馨亚洲领投的数亿元B轮融资。

 

从整体来看,音乐教育领域仍旧是2017年音乐泛娱乐领域最热的投资方向。据音乐财经统计,2017年,共有11家音乐教育相关企业获得投资,是整个音乐泛娱乐领域最大的投资方向。虽然行业受到了星空琴行和疯狂钢琴事件的一定影响,但显然音乐教育仍在投资风口。

 

本周轮值编辑:宋子轩

联系方式:zixuan.song@chinambn.com


商业 | 从“媒体”、“研究报告”到切入“企业服务”,音乐财经如何突破变现天花板?

商业 | “巨头深耕布局“的一年——2017年国内音乐产业投融资盘点

商业 | “断舍离”的一年,2017年海外音乐产业投融资盘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